汤显祖像
万历至明末,是明传奇的黄金时期。此时的戏文创作,在体制上发生了巨大变化,剧本结构更趋精密化,曲调组织也更加规范化。至此,昆山腔已占据统治地位,成为“官腔”一类。许多文人才子纷纷参与剧本的创作,产生了大量的传奇剧本,并纠正了明初戏曲创作宣扬封建礼教的风气,出现了许多描写当时政治斗争的作品,即使是描写爱情的作品也往往把爱情与政治结合起来,有的批判封建礼教,有的以情反理,表现了进步的思想倾向。在艺术上,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流派,体制形式灵活多样,情节结构有一些新的特点,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得到了新的发展。
明晚期的传奇创作,出现了三大流派,即临川派、昆山派和吴江派。他们的剧作和论争,掀起了明代后期的第二个戏曲高潮。
汤显祖主要著作书影
临川派的代表人物是汤显祖。汤显祖(1550—1616年),字义仍,号海若、若士,江西临川人。早年即有文名,万历十一年(1583年)中进士,历任南京太常寺博士、礼部主事。万历十九年因上《论辅臣科臣疏》,抨击大学士申时行,兼涉皇帝失政,被降职为广东徐闻典史。万历二十一年升浙江遂昌知县。在任时关心民间疾苦,又不依附权贵而被劾,于万历二十六年(1598年)弃官归隐,三年后被免职,此后即在自建的“玉茗堂”内专事戏曲创作,不再出仕。他早年曾从泰州学派罗汝芳读书,后又受李贽与僧人达观的影响,并与袁宏道、沈懋学、屠隆、徐渭等人相友善。文艺思想重性灵反对复古摹拟,重内容反对格律束缚,认为戏曲创作应“以意趣神色为主”。他的剧作对封建礼教和当时黑暗的政治进行了暴露和抨击,在曲律方面也有突破南北曲旧格律之处,对当时和后来的戏曲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。他最著名的剧作是《玉茗堂四梦》即《临川四梦》:《紫荆记》、《还魂记》、《南柯记》和《邯郸记》。其中,《还魂记》又称《牡丹亭》,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因情生梦,因梦相思而死,终又死而复生的故事,表现了青年男女对美好爱情的追求。作品以情反理,暴露了理的虚伪和残酷,反映了争取个性解放的时代思想。这部浪漫主义的杰作,充分体现了汤显祖的思想、艺术主张,是临川派的最高典范,也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一个光辉的高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