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江,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,自古以来一直是我国的重要部分,也标志着我国的生态及生物多样性。 但是,由于近年来的过度开发,长江生态遭受了重大损害,导致许多珍稀鱼类资源枯竭,一些特有物种濒临灭绝甚至已消失。 因此,2021年起,我国在长江流域关键水域开始实行为期十年的全面禁渔,希望通过这一措施让长江生态有充分的恢复期。 出人意料的是,在禁渔后短短几年内,长江生态恢复情况喜人,成效显著,生态恢复呈现井喷式增长。 长江禁渔效果初显 根据农业部牵头的禁渔前综合调查,多部门和24家科研院校合作,历时五年(2017-2021年)对长江流域进行了深入的全面监测,研究了鱼类种类分布、资源储量、濒危物种和渔业生态环境等。 调查结果显示,长江拥有鱼类8.86亿尾,总储量约12.48万吨,鱼类种类达到323种。 根据这次调查,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,长江的鱼类资源总量仅为当时的27.3%。 详细的调查数据证明长江的鱼类资源普遍处于衰退状态。因此,最终决定实施长达十年的禁渔期以保护长江。 选择十年禁渔期的主要原因是,这一时间跨度可以确保大多数鱼类能够经历三到四个繁殖周期。在此期间,采取的保护措施将为新生鱼类提供足够的安全成长环境。 禁渔实施至今仅四年,长江流域生态的改变令人瞩目。鱼类数量急剧增加,各地频传捷报。 2024年6月,长江上游三峡库区的汤溪河云阳段首次发现中华鲟出没,科研人员监测到5尾中华鲟。此前在2019年被宣布野外灭绝的中华鲟可能已形成新的种群。 此外,长江刀鱼和江豚数量也在恢复。自2017年起至2022年,长江水域的江豚数量增至1249头,比之前增加了238头。 “长江三鲜”之一的刀鱼也从下游回归到中游的鄱阳湖和洞庭湖,表明长江口的江海洄游通道已经恢复,为海河洄游鱼类提供了繁殖的机会。 此外,曾被认为在长江流域消失的鳤鱼也有了回归的迹象。 2023年,科研人员在湖南沅江澧水监测站发现了鳤鱼;2024年4月,湖北一垂钓爱好者在长江湖北段钓到一尾鳤鱼并放生,多个江段的调查也显示鳤鱼种群有恢复希望。 长江流域禁渔带来的变化具有历史意义,这些属于长江的珍稀物种在濒临灭绝的边缘得到了挽救。 除了珍稀物种的回归,长江的普通鱼类数量也在积极向好的方向发展。 江苏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北的主流和支流以及库区,鱼类数量的增长速度极快,网友们纷纷拍到鱼群在岸边游弋,水面上鱼群遮天蔽日。 而在三峡等大型水库区域,鱼类的生长速度惊人,个头像“小猪”般肥大。 鱼类数量的增加正逐步完善长江流域的生态系统。 然而,好消息的同时也有不利的情况。如中华鲟这样的“水中大熊猫”和“水中活化石”,尽管我国每年都进行放流增殖,但其野外种群依然面临灭绝的风险。 据调查,中华鲟的处境仍不乐观,在《世界自然保护濒危物种联盟红色名录》中被列为极危。自1981年开始人工繁殖以来,尽管放流了近800万尾中华鲟,但野外繁殖的迹象仍未见,野生中华鲟的数量连续7年未见自然繁殖,亲鱼数量持续下降。 而两个物种的情况更为令人忧心,即白鲟和白鳍豚的灭绝。 2022年7月21日,生存了1.5亿年的长江白鲟被正式宣布灭绝。 白鳍豚,另一种长江特有的古老物种,被称为“活化石”,它的数量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急剧下降,在2007年被宣布野外灭绝。 长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一旦生态遭到不可逆损害,全面恢复将十分漫长。如今,由于部分物种的缺失,长江生态已出现微妙的改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