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44年后,根据地对小学教育进行了较大的改革。改革后的学校各有特色,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:一是米脂高家沟式:即以村为单位的村学。它的特点是:由群众自己办、自己管、自己教;学习期限、学习内容、教学方法完全按群众需要而定,教学时间分全日、半日两班,农忙即放假,学到能写会算就毕业;学校为村文化活动的中心。这种学校比较普遍。二是延安杨家湾式:这类学校是在劳动模范和积极分子的倡议下,在政府机关的具体帮助下创办的,教员是政府派去的干部在教学上一切从群众需要出发,采用小先生制和集体教学与个别照顾相结合等办法,打破了过去死板的学制、班次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界限。三是米脂杨家沟式的一揽子学校:它是在识字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,主要对象是成年男女和儿童,它的特点是学生一律不脱产,教学分早、午、晚三班,教学内容以与生产结合为主。四是巡回学校:它的特点是不脱产,教学无固定形式,三四个村由一个教员轮流上课,学生不离本村。每村选一位热心办学者为学董,管理学校,并选一名学生为组长协助学董督促学生学习。
(四)工农业余教育的实施
各根据地继承苏区教育的优良传统,积极开展业余教育。抗战时期工农业余教育的主要任务,是在青年、成年中扫除文盲,提高文化水平和政治觉悟。主要形式是:冬学、夜校、半日学校、识字班、民教馆。工人的业余一般指八小时工作以外的时间,农民的业余主要指农闲,而农闲最集中的是冬季。所以,各根据地都普遍开展了大规模的冬学运动。冬学成为工农业余教育的主要形式。它由党政部门和群众团体共同组成的冬学委员会领导,聘请精通文字的人和小学教师教课,在时间上分为早学、午学和夜学,群众根据自己的情况自愿参加,深受群众欢迎。在陕甘宁边区从1937年冬开始办学,当时仅有382所,参加人数只有10337人,到1940年冬学发展到965所,参加人数达21689人。华北根据地的太岳区,1938年冬学仅2000所,入学人数为69826人,到1940—1941年冬学已发展到8831所,入学人数达502882人。